【免责声明】:本文转载自第三方媒体,文中涉及到的观点及内容不代表论坛立场,本文仅供论坛用户参考阅读。
事实证明,每个企业的确都有自己与众不同的DNA,这是企业在瞬息万变的商业世界中安身立命的根本。
微软在互联网领域总是毫无保留地展现着自己的笨拙,却在个人电脑市场上风生水起;谷歌正好相反,其在互联网领域的狂飙突进与其在几乎所有硬件领域的疲软乏力形成了鲜明对比,其每一个硬件产品都经历了长期难产,又在艰难面世后迅速化于无形。这样的例子不胜枚举,最新的示范者是腾讯。
在“笨拙的企鹅”肆意奔跑的日子里,腾讯以此为根据地跟随开发了多款应用,却罕有新的业务增长点。微博的出现使腾讯更加尴尬:坐拥十亿用户的中国社交与即时聊天业务的集大成者,却仅仅因为起步稍慢就落入危机之中。
这次拯救腾讯的还是社交,它的名字叫做Kik。
网络与现实社交的无缝连接2010年10月19日登陆App Store和Android Market的Kik,是一款功能极度简约的跨平台即时通讯软件——它不能发照片,也不能发附件,但却在上线15天内拥有了百万用户。
奇迹并非仅仅源自简约,还因为其对社交网络做出的一个重要拓展。Kik是第一款基于手机通讯录的社交软件,它跨越了运营商壁垒、硬件壁垒、软件壁垒和社交网络壁垒,使虚拟世界与现实世界成功交会,Kik团队成员Tera Kristen对此颇为自得,“悲观地认为这一代人的社交关系完全基于互联网是错误的,互联网和现实世界完全可以实现无缝连接。”
Facebook 的成功证明了真实身份对于虚拟世界同样重要。在经历了多轮跌宕起伏之后,虚拟世界正在与现实世界逐渐交融,拥有真实身份将成为未来社交网络发展的一大趋势。实名制显然不是解决这些问题的理想方案,技术手段才可能是跨越技术障碍的终极选择。
迫在眉睫的进化需要腾讯拥有堪比Facebook的体量,但在新的市场趋势面前,腾讯却没有一个底层平台支撑这个体量,微信则可能有助于这个问题的解决。与Kik不同,微信并非一个短信歼灭工具,而是QQ的自我进化。QQ曾只是一个纯粹的即时聊天工具,但现在却变成了中国网民的生活必需品和线上生活平台。它的进化迫在眉睫:用户需要一个更可控和可融合的沟通工具。
这一切并非如想象中那么简单。Facebook本身就是一个完美的生态系统,而与类似的热门社交网络不同,腾讯的发展已经跨越了多个互联网和产品的生命周期,其业务边界太过宽广。邮箱、即时聊天工具、qzone,甚至是游戏,腾讯有太多东西需要慢慢整合。腾讯面临的是一个长期看来都近乎无解的艰难任务,直到Kik在1年多前横空出世。
“微创新”支撑“老剧情”更重要的是,腾讯并非Kik的中国第一个追随者。在Kik上线两个月后,小米手机就用“米聊”率先完成了对这一年度优秀产品的模仿。但过去十几年中人们屡见不鲜的腾讯老套剧情——“一直在模仿,从未被超越”此时再度上演:作为后来者,腾讯更多地是凭借庞大的基础用户,在这一市场再次完成了漂亮的弯道超车。
微信的成功至少部分上应源于投入。在微博上的颓势,使腾讯对这一新兴潮流不敢怠慢,QQ邮箱团队的大批研发人员随之转入微信部门。微信2.0发布前后,阅读空间项目组更是全部移师微信。这使微信研发团队总人数达到200人,这几乎已经与整个小米科技的规模不相上下。
腾讯擅长的“微创新”同样功不可没。在最初的激情过后,拥有400万用户的微信在去年5月疲态渐显。针对这一情况,微信添加了“对讲机”和邮件提醒功能,已近停滞的业务随之回暖。随后,腾讯又相继发布了“寻找附近好友”、“摇一摇”和“漂流瓶”,这3个地理位置相关功能将微信的适用范围从熟人推广到陌生人,也将手机的移动特性发挥到了极致。
见仁见智的创新路径这就回到了创新路径上的一个经典问题:持续的优化与全新的创意究竟哪个更重要?关于这个问题的争论由来已久,但经营企业不是攀登华山:从默默无闻到名满天下,其实有很多选项可供选择。历史也许会证明,这只是一个见仁见智的问题。
至少迄今为止,Facebook与腾讯已经分别在不同的方向,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并不完美但具有说服力的答案。
微信:
|
官方网站|
官方微博